close

創始:Pete Carril (現國王隊助理教練)
年份:since 1952
由來:Carril之前任教於 Princeton,考慮球員的條件等等,發明這套戰術。
適用:大學層級以上之球隊 (需要較多的空手跑位與單檔配合)

基本目標:
利用不斷的傳球與跑位,製造防守員的防守漏洞,使一個沒有人防守的隊友在籃下
接獲傳球得分,或可稱之開後門,以提高得分的把握性。

特點:
強調傳球、空手切入以及高明的走位技巧(未持球的球員),分享球的運轉。

代表技:
創造許多開後門的機會

初期發明目的:
空手切入找到可以輕鬆上籃的機會,沒有就重來一遍,直到成功為止,或進攻時間
截止之前才於外線投籃。早期因為這樣的運作模式,就算外線有空檔也是不會出手
的,一定要找到籃下空檔的機會,不然就一再的傳球、切入,也因此,常會有訪守
者因為漸漸不耐這樣的進攻方法,而讓防守出現露洞。而同時這種接近一成不變的
進攻,也讓 Princeton Offense早期成為一種難看的進攻,很難想像這是國王引用
的一套吧。

後來演變:
早期以一些學校球隊使用為止,到九零年代開始比較強調進攻的戰術以後,開始有
各種多樣化的發展,基本上分享球的觀念不變,同時以傳球、空手切的技巧為主,
但是變化非常多,現今約有四十支左右的大學球隊使用這套所演變出來的戰術。現
在國王的進攻除了使用普林斯頓,還摻雜許多不同的戰術 (例:pick & roll等),
而也不再單以找到開後門的機會為目標,是以找到場上空檔最大的隊友為主。

基本條件:
(1)會傳球的中鋒(大前鋒),要有觀察對手防守陣式的能力
(2)球員具有良好的基本動作,場上球員都具投射能力
(3)球員具有良好的默契,對彼此的跑位熟悉,知道場上在做什麼
(4)球員不自私,樂於分享球與得分機會
(5)每次的空手切入、跑位都必須迅速確實

可隱蔽的缺點:
(1)球員個人體能條件並不突出
(2)外圍球員自己持球切入能力較弱
(3)球員單打能力不足,須由跑位、傳球製造空檔

國王的進攻:
目前我們球隊的半場進攻並不只限於普林斯頓進攻,就我所觀察到的,至少還有所
謂的1-4 motion,主要讓射手接受大概三十度角中大前鋒的擋人之後,從兩邊繞出
來,在四十五度角附近投射,或是在擋人後一箭穿心直傳籃下。

這個戰術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要替 peja 製造機會。

另外由 Bibby 或 Bobby 發起的 pick-and-roll 當然也佔了不少比例。

另外當我們在跑這套所謂的普林斯頓進攻時,也因應 NBA比較快的進攻節奏作了一
些改變。對球隊而言,最重要的目的更偏重於製造高質量的外線出手機會─因為只
有 24 秒的進攻時限,不容許你磨的太久﹔另外,外線投射也是這支球隊進攻最擅
長的部分。

然後球員對於這套進攻的理解程度也有不同。從比賽可以很明顯的看到,同樣的戰
術,但高位由 Divac 或 Miller 拿球,戰術的執行效果就有很明顯的差異。而
Webber 的傳球能力在去年球季看起來是沒有什麼問題,不過他拿球自行進攻的比
例會提升很多。替補上陣時,就像對馬刺的比賽中可以看到的,進攻通常就會變成
Bobby 的個人秀,而我們只能開始祈禱。另外,Massenberg在低位拿球之後,想要
讓他再傳出去,也是難如登天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dullstupid 的頭像
    dullstupid

    【極度機密】dullstupid 的小小世界

    dullstupi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